隨著我國國有企業改革步伐的不斷加快,績效管理作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,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。當前,國央企站在改革的關鍵節點,面臨著一系列挑戰: 傳統觀念和體制的束縛導致績效改革難以深入推進; 部分員工對新的績效模式存在抵觸情緒; 績效指標體系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有待提升; 不能精準反映企業戰略目標和實際業務需求; 績效管理流程不夠完善,過程監控和結果應用存在脫節現象…… 這些痛點問題嚴重影響著國央企的發展活力和競爭力,阻礙著改革的深化。在此背景下,本課程旨在深入剖析這些痛點問題,探討有效的解決路徑和策略,為國央企績效革新提供有力的指導和支持,助力國央企在關鍵之年實現突破與賦能,提升企業整體運營效率和發展質量。
●識別至少3個關鍵政策點,深入理解國央企績效理改革的政策背景和目標 ●掌握績效考核體系設計的5個關鍵績效指標和關鍵方法與流程 ●識別至少4種勞動糾紛風險,掌握用工風險防范技巧,規避勞動糾紛 ●提升國企績效文化,實現績效執行和諧化、績效輔導賦能化
第一講:“三能”機制的發展歷程與改革必要性 一、“三能”機制的發展歷程四個階段 1. 初步探索階段(1978年-1992年) 2. 深化改革階段(1993年-2012年) 3. 全面深化階段(2013年-2022年) 4. 揚帆起航階段(2023年-2025年) 展望:未來國央企將更注重人才質量與效能,構建與新時代發展相適應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 二、國央企人力資源管理發展四個階段 1. 計劃經濟時期(1949年-1978年):人事科 2. 改革開放初期(1979年-1992年):勞資科 3. 深化改革階段(1993年-2012年):勞動人事部 4. 全面深化階段(2013年至今):人力資源部 互動演練:組討論各階段國央企人力資源管理面臨的挑戰與應對策略。 三、改革的三項必要性要素 1. 兩條時間線 1)三年行動 2)關鍵之年 2. 三個矛盾 1)用人機制僵化與市場需求靈活的矛盾 2)薪酬分配平均主義與激勵效果的矛盾 3)員工職業發展與企業長遠發展的矛盾 3. 一個對比 ——人和人才的對比 SWOT分析工具:用于分析國央企在“三能”機制改革中的優勢、劣勢、機會和威脅。 價值鏈分析工具:用于分析國央企在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的價值創造和成本構成。 五力模型分析工具:用于評估國央企在市場競爭中的競爭力。 互動演練:結合國央企案例分析如何在“三能”機制改革中平衡各方利益確保改革平穩推進 第二講:國央企績效的重點問題 一、國企績效改革的兩大基礎解讀 1. 績效的“兩是三能” 案例:大海游泳 1)“兩是” a績效是評價標準 b績效是激勵與約束機制 2)“三能” a績效能夠優化資源配置 b績效能夠促進企業戰略目標實現 c績效能夠增強市場競爭力 2. 績效的三個核心價值 案例:李云龍吃肉 1)企業愿景實現的保證 2)組織和個人提升的途徑 3)利益分配的評判標準 二、國央企績效改革的三大挑戰與應對 1. 目標設定沒標準 應對策略: 1)研究行業戰略定方向 2)引入工具方法設目標 3)組織研討提高可行性 2. 過程輔導沒方法 應對策略: 1)建立導師團隊 2)開展培訓提升 3)制定輔導規范 3. 前后程序沒銜接 應對策略: 1)優化流程設計 2)建立溝通機制 3)定期評估改進 工具: SMART原則模板:幫助國央企明確具體、可衡量的目標 平衡計分卡(BSC):幫助國企實行戰略指標落地 目標與關鍵成果法(OKR):實現公司與部門目標的上下對齊與左右拉通 關鍵績效指標(KPI):完成公司指標從戰略到個人的“最后一公里” 360度反饋:提供多角度評估,增強個人績效評價的全面性和準確性 第三講:國央企績效的實施閉環 績效的實施閉環4個環節:目標設定、過程輔導、評估和反饋、改進 一、國央企績效目標設定 案例解讀:福特汽車的“T型車”與標準化生產 1. BSC戰略目標分解 1)商業成功=戰略落地+執行 2)BSC戰略目標落地 課堂練習:進行本公司戰略解碼落地 2. OKR目標管理 1)設定主要目標O與關鍵結果KR 工具:SMART原則 2)持續溝通與跟進 3)定期回顧與評價反饋 課堂練習:進行本部門OKR指標的設定與確認 3. KPI指標設計 1)KPI制定流程 2)KPI指標分解的原則 3)國企KPI指標設定的特殊規定 4)績效目標責任書的簽訂 擴展工具:PCI(勝任特征指標)、PRI(崗位職責指標)、WAI(工作態度指標)、NNI(否決指標) 課堂練習:績效目標責任書的簽訂 二、國央企績效過程輔導 1. 營造氛圍 ——創建一個積極、支持性的工作環境,讓員工愿意接受績效輔導 2. 過程輔導的方法 ——介紹具體的輔導技巧,如傾聽、提問和反饋等,幫助管理者有效進行績效輔導 3. 及時的跟進與表揚 ——強調及時跟進員工績效的重要性,并通過適時的表揚來激勵員工 4. 漢堡法則 ——先肯定,再指出不足,最后再次肯定 課堂練習:一對一進行績效過程輔導 三、國央企績效反饋與改進 1. 績效考評結果的應用 1)薪酬調整-多勞多得 ——根據績效考評結果合理調整員工薪酬,體現多勞多得 2)職位晉升-激勵進步 ——優秀績效者優先獲得晉升機會,激勵員工積極進取 3)培訓與發展-提升能力 ——分析績效結果確定員工的培訓需求,針對性開展培訓以提升能力 2. 績效面談 案例:因績效面談引發的“騷擾”事件 1)國央企績效面談的十個原則 2)國央企績效面談的四個場景 3)國央企績效面談的兩個工具 4)明確員工群體的四個風格 課堂練習:一對一進行國央企績效面談 工具: 漢堡法則:在國企績效面談中通過“贊揚—批評—贊揚”的方式,有效提升溝通效果,促進員工接受反饋并持續改進 第四講:國央企績效理考核引發的勞動糾紛風險防范 一、勞動合同簽訂規范三個核心要素 1. 必備條款 1)如雙方基本情況 2)合同期限 3)工作內容和地點 4)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5)勞動報酬、社會保險等 2. 崗位說明書 1)崗位職責描述應詳細、準確,避免模糊和歧義 2)任職資格要求應客觀、合理,與崗位需求相匹配 3)根據實際情況及時更新、調整崗位說明書 3. 公司規章制度的合法性和約束力 1)制定程序應符合法律法規要求,如經過民主程序等 2)內容不得違反國家法律、行政法規及政策規定 3)應向員工進行有效的公示或告知,確保員工知曉 4)對于違反規章制度的處理方式應明確且合理 案例:中國法院網公布某公司因勞動合同簽訂不規范導致的糾紛 二、績效考核過程規范四個關鍵環節 1. 目標績效確認書的員工認可與簽署情況 關鍵:應確保員工充分理解并認可績效目標,同時保留員工簽署的原始記錄,以備后續查驗 案例:某公司績效目標確認書非本人簽字所引發的勞動爭議案例 2. 績效考核過程中的輔導與記錄 關鍵:定期對員工進行績效輔導,并記錄輔導內容和員工表現 3. 績效考核評分的數據、事實和全面性原則 關鍵:基于客觀數據和事實進行,避免主觀臆斷和偏見 4. 績效考核結果的員工簽字確認事項 關鍵:績效考核完成后,應要求員工在考核結果上簽字確認 案例:某企業因調崗不規范引起的糾紛 互動演練:組織學員進行模擬績效考核流程 工具: 績效目標確認書模板:國企用于明確和記錄員工或團隊在一定時期內應達成的績效目標 績效考核記錄表:在國企績效改革中是確保考核公正、激勵員工提升績效的關鍵工具 課程回顧+答疑解惑